前言
隨著國內企業對MES認知的提升,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已不滿足單個工廠實施MES,而是考慮如何規劃集團MES架構。對比國外MES產品和案例,關于集團MES架構的案例并不多,這說明中國是當之無愧的制造業大國,其制造業的復雜度,制造業的體量,已促進了中國制造業的各行業領頭羊企業率先思考如何布局集團MES,多工廠MES。
本文就如何構建集團MES,多工廠架構,做一些經驗分享,給相關企業一些參考。
集團+多工廠架構,從幾個方面來討論:
1-MES服務器架構如何構建;
2-MES功能如何劃分;
3-如何做到多地的數據傳輸與穩定;
4-如何進行多工廠建模;
如果每個工廠部署一套服務器,服務器可以精簡,部分應用集中部署在一臺服務器上,例如報表與歷史數據庫服務器;分布式部署,極大降低了服務器問題導致的停線,一旦服務器、系統或網絡有問題,也僅僅是一個工廠出現異常;
多工廠的數據交互復雜,需要增加接口開發來匯總集團需要的數據,例如集團的排產和計劃監控、各工廠人員、設備的效益分析、各工廠的生產效率、產能統計,還有研發中心的工藝文件發布,都需要頻繁的接口來匯集和分發數據;
那么MES能否像DMS銷售系統、WMS倉儲系統、甚至ERP那樣,做到集中部署呢?或稱為云MES呢?我們知道MES屬于車間層,和車間控制層、設備層緊密結合,如果MES服務器放在異地,遠隔成百上千公里,即使有企業專線,是否能和車間控制器、車間設備高速集成呢?一些多工廠企業,工廠之間已經架構了專線,把全國各個工廠連接在一個大的“局域網”內,只要通過防火墻或企業路由器,開放幾個MES服務器IP和端口,即可簡單接入MES,例如在新疆工廠,客戶端電腦輸入一個IP 172.168.x.x地址,就能連接到遠在北京的MES服務器,那么在確保網絡速度和穩定性都很可靠時,異地車間設備通過專線去集團MES服務器,會有什么問題呢?
不少集團IT在規劃MES時,提出了剛才的問題,而且看似找不到這樣做的弊端,但這樣的思路方式,是沒有站在MES所處的企業信息層級來思考的,因為MES是緊密和車間層結合的,雖然MES有部分功能是車間排產、車間物料配送、車間工藝指導,但更多的是車間設備集成,車間數據采集等,需要與設備大量進行數據交互。例如輪胎廠,僅僅在檢驗工序,一條輪胎需要經過均勻機檢測、動平衡檢測、X光機檢測、外觀檢測,每條輪胎從檢測設備獲取的數據達到10條以上,一個輪胎工廠2條生產線,每小時產量3000條,等于每小時有3萬筆數據,從設備傳輸到MES服務器;也就是說一個有規模的輪胎質檢車間,每日2班可產生48萬筆數據,每年產生超過1億多筆數據,這么頻繁的數據交互,不是ERP、WMS系統能比擬的,因為ERP等系統的數據,大部分是人工操作產生,并非如MES來自設備高頻率產生的數據;當然有些工廠會使用生產實時數據庫,例如Rockwell FT History、Wonderware Historian、GE Fanuc iHistorian,但如果要對數據進行快速分析計算,例如輪胎參數采集后,要立即根據檢測數據進行輪胎等級判斷,立即傳輸給輪胎分揀系統,那還是需要Oracle/Sqlserver這種關系型數據庫進行計算;那么在高頻率的MES與設備數據交互時,VPN專線的集中服務器部署是否就滿足了呢?其實剛才的數據統計,已經說明了答案,我們都知道服務器有I/O瓶頸,內存瓶頸,CPU瓶頸,磁盤讀寫瓶頸,如果一個輪胎集團企業,把全國4個工廠集中在一個MES部署,那每小時會產生12萬筆數據寫入或讀??;而那我們制造業有多少成本構建一個小型的12306機房,或一個門戶網站的機房呢?而且MES平臺是否要發展類似SAP的Hana內存數據庫技術來解決高速訪問的問題呢?所以當一個制造業集團的工廠越來越多時,集中式服務器部署,勢必會遇到性能瓶頸而無法突破。
另外集中式部署,也增加了工廠停線的風險,大家都知道MES是支持智能制造、工業4.0的基礎系統,一旦MES系統出問題,生產線就會停線,而多工廠集中部署,勢必會導致所有工廠停線;另外MES功能和工廠的設備類型,生產線布局,管理模式緊密相關,例如一個生產風電的集團,有機艙工廠、電機工廠、葉片工廠、輪轂工廠、電柜工廠、裝配工廠,我們如何在一套集團MES服務器內,部署6套不同形態的MES系統呢?是否要在一套MES內,通過參數配置實現6個制造形態,那么MES功能會變得非常復雜。雖然ERP能通過配置實現多個行業的功能,但畢竟ERP標準化程度比MES高很多。
那么怎么解決一些集團制造業提出的MES集團化管理需求呢,例如有些企業的計劃由總廠制定,物流配送由集團統一管理,產品研發數據由一個研發中心發布,MES基礎數據由總廠維護,生產績效由總廠管理,如果有這些需求,如果是分布式MES部署,那么數據接口會非常復雜,也無法支持集團的統一管理。HanThink 推出的SmartWork套件,良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,SmartWork把MES功能劃分為PEC(Production Execute Center)車間執行層和PMC(Production Management Center) 車間管理層2個模塊,PMC實現集團化部署,PEC實現分布式部署,與車間設備直接對接,例如以一個汽車制造集團為例,MES的PEC和PMC功能劃分如下:
PMC車間管理層把與車間關系不大、且通用性比較高的模塊進行了集中,例如排產、基礎數據管理、ERP接口、工藝文件等。PEC車間執行層,則集中在設備接口、車間ANDON,車間監控、車間打印這些模塊,也就是脫離PMC層,在車間PEC層也能獨立運行,在PEC層會駐留一定數據量的已排產的計劃、已維護的基礎數據,當然PEC層執行完畢的數據采集、生產產量、質量數據,也會定時傳輸到PMC層,作為報表統計依據;另外在PEC層不會一直駐留已生產數據,凡是過期數據,而且已經傳輸給PMC產生報表,那么在PEC層的生產數據會清理,這樣讓負責車間執行層的PEC始終處于數據不增長的狀態,一直處于高頻率執行車間的各種操作;而報表統計,歷史數據查詢,需要大數據、高消耗運算的,均在PMC層,包括歷史數據庫的遷移。這里特別要提到,如果要實現PMC集中化管理,企業的ERP、PDM等與MES接口系統,也需要實現集團化管理,例如ERP就不能每個工廠各一套系統,而必須也用集中式部署,否則會造成一套MES PMC要開發多個不同ERP的接口。
以下是集團PMC和車間PEC的接口模型:
這里特別要強調從設備到上位數據傳遞的變化,即要按數據頻率,分散在設備層、車間控制層、MES層、ERP層,而且越往設備層,數據傳輸頻率越高,數據緩存越??;例如設備停線數據,如果是設備瞬間中斷的毫秒級數據,在設備層只會有短暫的脈沖信號存儲,而到了秒級的停線信號,則會發給車間PLC層,在PLC里做一定緩存,顯示在車間HMI顯示屏幕,提醒車間注意,而如果是分鐘級別的停線信號,則要發給MES,在MES存儲,維護停線原因,并做分析班次、車間的停線分析報表,而ERP需要的停線數據,則需要到月數據,年數據;這樣的數據設計分布,會把高頻率的信息交互交給底層處理,而減少上位系統的處理壓力。這個設計模型,也貫穿在SmartWork的多工廠模型中,從而提高了MES平臺的穩定性。
Copyright © 2009-2011,www.mrcndrw.com,All rights reserved 閩ICP備09002755號
公司地址:福建省福州市高新區海西科技園創業中路邦邦財富中心8樓